全國統一服務電話:400-870-3696
2020-09-14
“水土濕氣凝而為露,秋屬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氣始寒也”
——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
白露節氣介紹
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,秋天的第三個節氣,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。
節氣至此,白晝陽光尚熱,水汽蒸發,太陽一歸山,氣溫便很快下降,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,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,呈白色,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,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、潔白無瑕,煞是惹人喜愛,因而得“白露”美名。
白露節氣三候
一候鴻雁來
鴻大雁小,自北而來南也,不謂南鄉,非其居耳。
意思是:鳥從北向南飛,大曰鴻,小曰雁。
二候玄鳥歸
此時自北而往南遷也,燕乃南方之鳥,故曰歸。
意思是: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。
三候群鳥養羞
三獸以上為群,群者,眾也;養羞者,蓄食以備冬,如藏珍羞。
意思是: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。
白露節氣習俗
收清露
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“收清露”的習俗。明朝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上記載:“秋露繁時,以盤收取,煎如飴,令人延年不饑。百草頭上秋露,未唏時收取,愈百病,止消渴,令人身輕不饑,肌肉悅澤。”
因此,收清露成為白露節氣最特別的一種“儀式”。
祭禹王
禹王傳說中治水的大禹。相傳大禹治水從北向南,最后在震澤將興風作浪的鰲魚鎮壓在湖里。
震澤就是今日的太湖。太湖沿岸的大禹祭祀一年要有四次,分別是正月初八、清明、七月初七和白露,其中以清明和白露這春秋兩祭最為隆重。
吃龍眼
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“白露必吃龍眼”。
民間相傳: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。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、養血安神、潤膚美容等多種作用,還可以緩解貧血、失眠、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。
白露米酒
三都、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。每年白露節一到,家家釀酒,待客接人必喝“土酒”。
其酒溫中含熱,略帶甜味,白露酒用糯米、高粱等五谷釀成,故稱“白露米酒”。
白露節氣養生
食物篇
1、梨:清心降火解秋燥
梨具有潤燥消風,鎮咳止喘,清心降火的作用,可以緩解“秋燥”,醒酒解毒。脾胃較弱的人,可做成冰糖燉梨水。
2、大棗:寧心安神抗過敏
大棗具有寧心安神、益智健腦、增強食欲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,亦可防治高血壓、骨質疏松和貧血,是老年人秋季的補養佳品。
3、菊花:祛燥潤喉防感冒
菊花可疏風平肝,清心除煩,祛燥潤喉,生津明目,解酒毒,對感冒、頭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4、紅薯:預防癌癥助排毒
紅薯被評價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,它具有預防癌癥、防止便秘、減肥的功效,常吃紅薯可以延年益壽。
5、除此常見的食材以外,小編強烈推薦,牡丹籽油!
經權威機構檢測發現,牡丹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%以上,歐米伽三系脂肪酸含量超過40%,含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微量元素,主要為亞麻酸、亞油酸、油酸;牡丹多糖;牡丹酚;芪類化合物;角鯊烯;黃酮類化合物;牡丹皂甙;牡丹甾醇等,其中含有的亞麻酸、亞油酸、油酸的成分比例趨向于1:1:1的黃金比例,營養結構均衡合理,被稱為“液體黃金。”
歐米伽三脂肪酸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成份,是合成細胞膜的主要元素,缺少它人體細胞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新陳代謝,破損的細胞無法正常修復,身體各組織器官就會退化老化,使身體逐漸遠離健康。
歐米伽三系脂肪酸又稱“ω-3”,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,主要成分有三種為:a-亞麻酸、二十碳五烯酸(EPA)和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。
a-亞麻酸作為人體必需脂肪酸,只能通過食物攝取,是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,是人體細胞的組成成分;參與人體脂肪代謝;與視力、腦發育和行為發育有關;是人類生命進化過程中最基本、最核心的物質;是合成細胞膜的主要元素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炎殺菌、促進細胞再生、激活末梢神經、降血壓、降血脂等作用。
生活篇
1、早晚及時添加衣服
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,中醫有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腳不露”的說法,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,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。
另外,白露之后天氣冷暖多變,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,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。
2、注意營養養肺潤燥
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。
過了白露,人們容易出現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皮膚干燥等癥狀,這就是典型的“秋燥”。
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,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,宜吃營養豐富、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。
3、夜晚睡臥不可貪涼
白露是一個表征天氣轉涼的節氣,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,但夜晚仍會較涼,日夜氣溫差較大,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,因此,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,不能袒胸露背,睡臥不可貪涼,所謂“白露勿露身,早晚要叮嚀”正是說明這個道理。